緣起
唐德剛教授是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(現合肥縣西鄉)人,肥西与舒城縣毗鄰,離舒城縣城很近,家中親屬多曾在舒城中學就讀。
舒城中學的前身斌農中學堂創辦於1902年,是安徽省創辦最早的三所中學之一。1928年在城郊伏虎寺擇新址建設舒城縣立初級中學,31年招生,王仁峰先生任校長。王校長對師生寄予厚望,寫下了"為民族立孝,為國家立功,為蒼生立命,為兒孫立言,一德一心,以爭春秋"的辦學宗旨。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,日軍進逼,舒中一部分隨安徽省立第二臨時中學(後改為國立第八中學)輾轉西遷至西南。另一部分遷往本縣山區,42年返回伏虎寺原校址,并增設高中部和安徽省立簡師部。1949年後數經合併分拆,78年确立為六安地區重點中學,1999年初中部停止招生,2001年被評為省級示範高中至今。
現存舒中南樓(建於1928年)
唐德剛教授1936年畢業於舒城初中,抗戰後期在重慶中央大學歷史系畢業後返鄉,曾在舒中短期任教。2000年唐先生返回母校參觀,2002年舒中百年校慶,唐先生和親屬均曾捐款。
現舒中校門內側,上書“天下己任”
唐德剛教授少時離開安徽,遠居海外數十年,但家國之念,始終在心,無時或忘。唐德剛教授獎學基金決定2016年起在舒城中學增設助學金,資助當地清貧學子求學,以體唐教授的愛鄉之情。
章程
對象
- 舒城中學升讀高三級的學生;
- 品學兼優;
- 家庭經濟比較困難,孤兒、單親、有殘疾等優先。
程序
- 每學年秋季上學期由舒城中學推薦候選人,助學金顧問劉永生先生(舒中校友,唐德剛教授外甥,曾任安徽大學副校長)和唐德剛教授獎學基金委員會復審通過。
- 推選標準、過程和結果在舒中校內和本會網站公佈,以示公平。
- 助學金由獎學基金交予舒中,以充抵獲得獎者學費的形式發放。
- 助學金將另向獲得獎者頒發榮譽獎狀。
助學金金額
助學金設有:
- 一等獎一人,金額人民幣三千元。
- 二等獎二人,金額人民幣一千五百元。
每年可按照實際情況酌量調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