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自瑾先生口述 孔強生訪問整理
全文刊台北《傳記文學》2014年5月期
戴自瑾先生,浙江鄞縣東鄉莫枝堰人,1916年出生於上海,曾就讀於上海青年中學、民治新聞專科學校、山西民族革命大學。1938年毅然從軍,在武漢考入空軍官校第十三期,後因病降至十四期,第三批留美受訓,習轟炸。1943年10月回國參戰,加入中美空軍混合團(或稱中美聯隊)轟炸第一大隊第二中隊任B-25飛行員,先後駐廣西桂林、四川梁山,共參加轟炸黃河鐵橋等作戰任務三十次。混合團由中美空軍共同派出人員組成,屬中國空軍,由十四航空隊陳納德節制,雙方混成一體,合作無間,聯合作戰,在抗戰的最後兩年發揮了重大作用。戴先生所在的二中隊和驅逐第三大隊下屬二十八、三十二兩個中隊是混合團最早編成的部隊,作戰最久,犧牲最大,戰果最著。
1945年2月調入空運隊(後改空運大隊,隊長衣復恩),勝利後參加受降和還都運輸。1947年轉入空運大隊專機組,1949年撤退往臺,曾駕駛中美、美齡號等專機。1951年初升任少校,3月在台北松山機場試飛周至柔專機時,被一機工長持槍隨機劫往大陸,同機二名機員被打死,戴先生被打傷。一般誤記戴先生為駕機「投誠」,至今尚多以訛傳訛者,應予更正。康復後滯居大陸,1957年初在上海體育運動委員會下屬摩托運動俱樂部任教練,至1979年退休。1958年妻子得衣復恩協助和蔣經國特許,攜子女由台北經香港遷居上海,前往團聚,在兩岸隔絕的當時,誠屬罕見。2017年病故。
本篇為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的中美混合團訪問項目一部份,據2011年12月、2014年1月在上海戴先生寓所的訪問整理,文內小標題、附注均為整理者所增。照片除注明者外,均由戴先生提供。全文已經戴先生審閱,如有錯誤,概由整理者負責。感謝吳緣先生協助聯繫,胡皓磊同學協助整理部份錄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