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

Society of Oral History on Modern China

盟軍轟炸香港專訪

 

盟軍轟炸香港專訪

本會的「飛虎故事﹕抗戰期間中美空軍空襲香港(1942-1945)」計劃,由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資助﹐已順利完成。

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,不久沿海城市相繼淪陷。香港扼華南門戶,交通中外,成為轉運抗戰物資的較主要通道,為內地抗戰作出了重大貢獻。1941128日日軍襲擊香港﹐1225日香港淪陷,結束了短短十八天香港攻防戰,開始了三年零八個月共一千三百多天的黑暗悲慘歲月。在淪陷期間﹐香港饑饉處處,民不聊生。日軍企圖利用香港的地理位置﹐運輸軍隊和物資,以達其侵略的狂妄野心。

當時英軍雖早已投降,但在香港的戰鬥並未停止。除眾所周知的東江遊擊隊港九大隊外,以陳納德指揮的十四航空隊為主的中美空軍,從19421025日到19458月日本投降為止,曾數十次轟炸香港的機場、船塢、倉庫、船隻等軍事目標。從空中沉重打擊日軍,取得重大戰果,為抗戰勝利作出貢獻,為每天掙扎在生死邊緣的香港市民和盟軍戰俘帶來了勝利希望。

目前關於盟軍空襲這一重要專題資料缺乏,研究不多。因距今已久﹐搶救及保留有關歷史刻不容緩。

本計劃在香港﹑台灣﹑大陸﹑新加坡﹑美國等地﹐已訪問:
    -
當時曾執行來港任務的盟國中美飛行員、在中美空軍服役的其他人士或其遺屬
    -
當時返回內地毅然參加空軍的香港居民或其遺屬
    -
協助營救盟軍飛行員的香港居民或其遺屬
    -
經歷空襲的香港市民
合計2124人,并搜集了大量有關資料。

部分訪談已在《傳記文學》、《明報月刊》等刊物陸續發表: